主页 > 成长日记 > > 正文

杨红军:一辈子扎根佤山村小

2019-09-26 01:52 来源:青年教育网 责任编辑:晨子

  ■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·万里边疆教育行

  一入雨季,阿佤山区的空气中便多了几分潮湿的气息。7点,天还未大亮,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走出学校里那间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宿舍,一手拿着斑驳脱漆的保温杯,一手提着装满书本的布袋子,匆匆向教室走去。

  在杨红军35年的教师生涯中,类似的场景不知重复过多少次。位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南腊村坐落在中缅边境上,乘车去县城要在山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。

  生于斯,长于斯,杨红军的人生和他的教师生涯一样,与村小融为一体,不可分离。

  “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”

  南腊完小的前身是一所乡间私塾,创立于1931年,而后,几经变迁,数易其名,于2007年确定为如今的村级完小。虽然只是一所村小,却有近400名学生、30多名教师,还附设一个有100多名孩子的幼儿园。

  杨红军的小学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。事实上,除了初中毕业后去市里读师专等几段有限的时间,他几乎没离开过这所村小。

  1984年,从云南省临沧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红军分配回南腊乡(现更名为芒卡镇)任教,先是在其他两所“一师一校”的村小工作了7年,1991年调入南腊完小(当时名为南腊民族小学)。

  同一年,杨红军因工作突出被评为“全国优秀教师”。谈起这项荣誉,他淡定得让人感到意外,回忆当时的情形连具体时间也只是依稀记得。人们都知道,对一名乡村教师来说,这不啻一次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的良机。

  那之后,的确有多所城里条件很好的学校向他伸出过橄榄枝,但都被他委婉拒绝了。“我热爱自己的家乡,热爱这块土地。”当被问起为何放弃调去城里学校这个很多身边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时,杨红军轻描淡写地答道。

  除了脚下的土地,他深爱着的,更有这片土地上的学校。

  “放长假离开久了,惦记学校的情况,我就会打电话问杨老师。每次他都回答:学校很好,我一直在,放心吧。”南腊完小校长李快忠说,“每当听到他这句话,我打心眼儿里感到安心和感动。”

  南腊完小的饮用水要用水管从山上的水源地接进来,夏季频发的山洪有时会导致学校断水,这时,需要有人沿着陡峭泥泞的山路步行5公里,去水源地进行维修,杨红军每次都主动要求前往。

  李快忠手机里保存的一组照片,再现了这样的场景:2017年6月,洪水冲断了水管,刚下课的杨红军马上跟几位同事赶往山上。上山的路被洪水淹没,水源地更是一片泽国。杨红军光着膀子,满身都是污泥,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修理着输水管。

  山上蚂蟥多,稍不注意就会被咬到。“那天,杨老师满身都是蚂蟥咬的伤口,流着血一路走回学校。”李快忠回忆道。

  对此,杨红军毫不在意,看到学校供水恢复正常,他轻出了一口气:“哦,没有白辛苦。”

  “他的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”

  从1991年调入南腊完小至今,除了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6年,杨红军多数时间承担着五、六年级班主任的工作,既教数学又教美术、劳技等课程。

  2003年,杨红军卸下校长一职,重新回到自己此前的“老本行”——数学教研组组长。与做行政工作相比,讲课、教研更让他感到踏实,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获得感”。

  同事们都说,杨红军总是早出晚归,除了上课,多数时间都在研究如何改进教学。

  “陈旧的知识和理念需要不断更新,不然就会被淘汰于现在的课堂。”尽管教了30多年数学,对这项早已轻车熟路的工作,杨红军仍丝毫不敢松懈。

  杨红军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,同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——“杨老师住得离学生宿舍近,每天学生吃过午饭回宿舍午休后,他都主动去巡楼,遇到有学生调皮捣蛋影响其他人休息,还要维持一下秩序。一圈转下来,自己常常就没时间午休了”;“下午放学后,他除了批改作业、备课外,还经常给学生辅导功课,也会领学生读课文、练字,有时候忙着忙着就错过了吃晚饭”……

  “他身上的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佩服,我们也一直把他当成学习的榜样。”同是数学教师的杨忠玉说。

  “他平时工作忙,家里的事里里外外基本都是我来做,像过去娃娃病了、需要督促学习这些事儿,他都没时间管。”杨红军的妻子周银芳说,尽管如此,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对丈夫表示了极大的理解,“要以他的工作为主,让他在学校好好上班。”

  “他像辛勤的园丁呵护我们成长”

  极少拍照的杨红军,家里连一张像样的生活照都找不到,每年和毕业生的合影几乎是他仅有的照片。

  翻看这些多半已经泛黄的照片,杨红军眼神中泛着平时少有的光彩:“这个上学时特别能吃苦,现在已经读大学了。”“那个成绩很好,但是家里很困难,我有时候会找他谈心。”“这个女生爱打篮球。”……先后送走了20多届毕业生,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,杨红军仍然记得清清楚楚。

  杨红军爱学生,这份爱无声地渗透在日常的点滴之间。

  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,父母长年不在身边,小小年纪就要住在学校。对这些学生,教师除了课上传道授业外,课下还要照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  不知从何时起,杨红军当起了男生的兼职理发师,哪个男生头发长了,下课后他便在学生宿舍门口摆上椅子,挥起“电推子”三下五除二,乱蓬蓬的头发就变成了整齐的小平头。

  学生生病了,他在医院整夜陪护、帮学生取药;平时他要走十几里山路去学生家里家访……学生们提起的种种小事,勾勒出一个学生的事件件上心、无微不至关心学生的教师形象。

  “他像辛勤的园丁呵护我们成长。”王玲媛的话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心声。

  提起这些,杨红军淡泊的态度一如他面对名利所表现的那样:“我的根在这里,看到学生们期待的眼神,我就下决心要一辈子扎根在这里,一定要把他们教好,把他们送出大山。”

  本报“万里边疆教育行”特别报道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