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市图书馆创新打造的"图书大篷车"暑期特别行动,正在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起一座移动的科学殿堂。这个集图书借阅、数字科普、动手实践于一体的流动服务平台,通过"阅读+科创"的深度融合,为留守的乡村儿童打开了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。
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实践,该项目突破传统流动图书车的功能局限,构建起"科普导读-动手实验-成果展示"三位一体的教育闭环。大篷车配备的1000余册精选图书按科普百科、文学经典等类别分区陈列,同时搭载新东方智慧教育提供的数字科普资源库,形成"纸质阅读+数字学习"的立体化知识供给体系。
在南昌县渔业村首场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"会躲避的探测器"课程,不仅了解了月球探测器的避障原理,更在手工实践中组装出简易探测器模型。进贤县热心村的"卫星轨道模拟"实验课,则让参与者直观掌握万有引力定律,学会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。这些精心设计的航空航天主题课程,涵盖"太空探险家""月球车秘密武器"等系列内容,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验成果。
自7月启动以来,该项目已累计开展科普实践活动6场。每场活动均采用"三段式"教学法:首先通过科普绘本导读建立知识框架,随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科学实验,最终通过成果展示巩固学习效果。这种"做中学、用中悟"的模式,有效弥补了乡村科学教育资源的短板。
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注脚,该项目通过构建移动科学教育平台,不仅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科学素养,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。
这场持续至8月底的科学之旅,正以书香为舟、以科技为帆,载着乡村儿童驶向更广阔的认知海洋。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,南昌"图书大篷车"不仅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,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科创篇章。